做好生態文明建設這篇大文章
習近平總書記日前赴四川考察,強調要努力在加強生態環境治理等方面實現新突破,做好生態文明建設這篇大文章。
在四川廣元,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了古蜀道翠云廊千年古柏保護情況,強調抓生態文明建設必須搭建好制度框架,抓好制度執行。返京途中,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漢中考察了天漢濕地公園,要求努力建設環境優美、綠色低碳、宜居宜游的生態城市。在聽取四川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,習近平總書記對加強生態環境治理、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。
川陜之行對生態環境治理保護、生態文明建設念茲在茲,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一以貫之的高度重視,也是對貫徹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的率先垂范。
生態環境保護、生態文明建設,是“國之大者”。當前,做好這篇大文章,就要貫徹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,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、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,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。
新近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,系統部署了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,要求正確處理“五個重大關系”,落實“六項重大任務”。我們要全面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,不折不扣將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、見到實效。要深刻把握美麗中國建設的戰略部署,在謀深謀細謀實上下功夫,切實把宏偉藍圖變成施工圖,把重點任務轉化為具體行動。要發揚斗爭精神,增強斗爭本領,勇于攻堅克難,在新征程上不斷取得新突破,創造新業績。
未來5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,要在抓重點、出亮點上下功夫,鞏固深化現有工作成果,抓緊謀劃和組織實施好標志性行動和創新性舉措,在關鍵指標和重點任務上精準發力、做細做實,力爭取得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重大成果。隨著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深入開展,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質量的期望值更高,對環境問題的容忍度更低,必須著力解決好老百姓家門口的突出環境問題。各地要聚焦群眾反映強烈、能抓得住、抓幾年就能見到成效的幾件事,以標志性戰役加力促進生態環境整體好轉,以標志性成果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多的優美生態環境。
推進生態環境治理保護要依靠制度、強化法治。堅持用最嚴格制度、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要義。制度貴在執行重在落實,真正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。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改善面臨嚴峻形勢,生態破壞、違法排污、監測數據造假等問題仍然存在,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落實仍有不實不力之處,制度的剛性約束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。各地要加強生態環境執法監管,以“零容忍”態度打擊生態環境違法行為,以嚴格執法、嚴肅問責推進生態文明制度落實落地,決不能讓來之不易的生態環境治理成果付諸東流。
“十四五”時期,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、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,生態文明建設仍處于壓力疊加、負重前行的關鍵期,還有很多“硬骨頭”要啃,不少“老大難”問題要消除。我們要真抓實干,迎難而上,不松勁不懈怠,一步一步把美麗中國藍圖變為現實。
請先 登錄后發表評論 ~